第(2/3)页 原本胡屠户强留小妹至三十岁,非要嫁个老爷,兄弟二人可没少在背后讥讽老汉得了失心疯,没那个命,却偏偏强求。 与其说是范进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,倒不如说胡屠户与他臭味相投,一路货色! 后来胡屠户将小妹许给了范进,就更进一步佐证了他们的想法。 在他们看来,这无异于把小妹推进火坑! 想当年,以当初胡家的家底,胡盈盈的身段、姿色,方圆百里的富户那还不是随便挑?何必去肖想非要嫁个老爷! 至于肩不能提,手不能扛,一门心思读死书的范进,他们就更瞧不上眼了! 因此,兄弟二人一合计,没等胡盈盈出嫁三天回门,立马闹分家,就怕被范家讹上。 偏偏自家老汉就跟被鬼迷了心窍一样,明明就是一个杀猪的,却妄想改换门庭,父凭女贵。 这简直就是一场豪赌! 试想,范进娶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做老婆,这无不说明当时范进家的社会地位更低,是处于鄙视链的底端。 但凡有点家底的人。 谁会娶一个三十多岁的妻子,而且还是屠户之女? 更别说,胡屠户还不死心。 旁人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。 只偏偏胡屠户可怜女儿,时常私下帮衬接济范家...... 就连范家那只老母鸡的鸡苗钱,都是向胡屠户借的。 想要依靠读书逆天改命,哪有那么容易的? 简单换算一下就一目了然了。 一三十取一算,一个县三百多名生员,选三十个名额参加乡试,这三十个人中,只有一人可以中举,至于中进士的机会,则只有十分之一,即十个县只能出一个进士。 这样算当然不严谨,却也足以说明科举一途之难,难于上青天。 以胡屠户所处的南海县为例,几十年下来,也仅出了寥寥几位举人,大致上十年才出一个幸运儿。 而这些所谓的幸运儿,很多时候也是被诗书传家的门第牢牢把持着。 那范家算什么?连寒门都不配! 往上数八代,都找不出一个秀才,偏偏他那个瞎眼老娘还一切都由他去,蹉跎了青春,败尽了岁月。 好在,随着时间流逝,胡屠户也渐渐认命了,死心了。 第(2/3)页